喜报!av直播 两支队伍斩获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奖项!

发布人:本站编辑

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,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(全民国防教育局)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、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政治工作局指导,中国航空学会、中国兵工学会主办,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承办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成功举办。


 

大赛以“智能科技为桥,国防教育为魂”,是首届聚焦国防教育的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赛事。大赛设置光纤遥控飞行、地面反无人机群、空地无人协同对抗、无人车集群竞速与协同运输等五大实战化赛项,全面考察选手的技术功底、创新思维与国防素养,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探索前沿技术中领悟国家安全,点亮国防初心。来自全国25个省份106所军地院校的291支队伍同场竞技,av直播 两支队伍代表av直播 出征,在无人车集群赛道与军地精英展开技术交锋,荣获三等奖,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奖。


 

 


 

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,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(全民国防教育局)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、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政治工作局指导,中国航空学会、中国兵工学会主办,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承办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成功举办。


 

大赛以“智能科技为桥,国防教育为魂”,是首届聚焦国防教育的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赛事。大赛设置光纤遥控飞行、地面反无人机群、空地无人协同对抗、无人车集群竞速与协同运输等五大实战化赛项,全面考察选手的技术功底、创新思维与国防素养,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探索前沿技术中领悟国家安全,点亮国防初心。来自全国25个省份106所军地院校的291支队伍同场竞技,av直播 两支队伍代表av直播 出征,在无人车集群赛道与军地精英展开技术交锋,荣获三等奖,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奖。


 


 

十大av直播平台 两支参赛队伍


 

获奖队伍风采
 


 


 

“中大无人车”队


 

指导老师:陈洪波院长     领队:林成垒


 

团队成员:24级本科生罗昊然、朱梓瑜、曾浩轩、罗金晶、曹婉婷,24级硕士冯沛哲


 


 

304大队


 

指导老师:侯燕青副教授     领队:刘乐乐


 

团队成员:23级本科生陈浩炀、周晓生、谢咏臻


 


 


 

比赛中,队员们在模拟战场的复杂地形中,精准完成无人车越障、爬坡、多车协同运货等任务,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与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。负重和越障是本次比赛的关键,“中大无人车”队反复优化无人车结构,自主设计高压气泵,通过精准控压调节车身高度,搭配碳板固定气泵优化受力,最终实现负重15kg翻越20cm台阶的目标。304大队选用高扭矩ROS小车,搭配独立悬挂与大马力电机,让小车负重状态下仍能稳健征服斜坡与台阶;针对重物防护,他们设计双层“安全舱”,内层锥形罩锁牢铅块,外层高密度泡沫缓冲,配合多层固定工艺,彻底解决运输中重物晃动掉落问题,实现“负重够稳、越障够飒”。


 

队员调试无人车


 

队员测试场地


 

参赛队员观察场地


 


 

av直播 感想:


 

23级本科生谢咏臻:IUSAC赛场的紧张感仍萦绕心头,作为操作手,高压下的精准操控离不开赛前练习与队友高效沟通。团队并肩作战是随机应变的底气,同时我们也看清自身不足:对部分规则边界解读不透彻,个别衔接动作有短暂卡顿。未来会以更细化规范打磨操作,通过针对性合练筑牢协作默契。其他队伍的模块化设计巧思与灵活战术,也让我收获颇丰。


 

24级本科生曾浩轩:备战日子满是挑战与成长,为优化无人车性能,我们反复调试打磨。气泵漏气、气管爆裂、装备过热等问题曾让我们陷入瓶颈,但团队分工排查、熬夜钻研,逐一攻克难关。这段经历让我明白,成功从非一蹴而就,而是在一次次调整中积累经验、凝聚力量,这些时光不仅让车辆性能更优,更让我们收获了坚韧与默契。


 

av直播 获得优秀组织奖


 

av直播-十大av直播平台 长期坚持创新教育,注重实践能力培养,鼓励av直播 参与科技竞赛。十大av直播平台 通过提供丰富科研资源、搭建创新平台,支持本科生接触前沿科技、参与早期科研创新,锻炼科研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。依托多方位、多层次培养模式,十大av直播平台 致力于培育具有国际视野、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“系统工程总体性人才”,为国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

 

——宣传媒体中心——

编辑:曾浩轩 刘朝尹

责任编辑:谢咏臻 许婕

初审:陈平 侯燕青

复审:袁婷

终审:黄勇平